(2012年)921日,著名水墨画家傅益瑶受聘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,荟萃其40多幅唐人诗意图新作的傅益瑶画展同时在京揭幕,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、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田黎明等领导专家参观了画展。在画展现场接受扬子晚报记者专访时,傅益瑶,这位国画大师傅抱石的女儿表示,自己深感中国文化中蕴含无穷魅力,今后将把更多精力放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上。

谈追求

将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

    据中国艺术研究院邱春林博士介绍,该院是中国最高的艺术科学研究机构,偏重学术价值,目前,范曾、崔如琢、田黎明等20多位国内一流画家均受聘为该院研究员,傅益瑶应该是其中唯一的女性。这次受聘研究员,意味着文化界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,并希望她能利用自己独特的地位以及深厚的文化修养,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,对整个艺术行业产生推动作用。

对此,傅益瑶非常激动。她说,多年来沉醉在中国山水画这个比较独立的领域,领略其中的无限滋味;但只有到了现在,她才发现自己可以更直接地融入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,希望将来能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国内,放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上,“虽然,我以前的创作都是走在中国文化的大道上,但现在,更加有了使命感、责任感,能够把自己的文化追求更深更广地延伸出去”。

这次,她带来了近50幅近年创作的画作以及20多件绘瓷,均以唐人诗意为主题,“用传统笔墨形式再现了古代文化中最精深的诗性文化的传统”,她告诉记者,现在是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,全世界都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,而她本人的家学以及个人的艺术追求,都驱使着她跟国内文化的现状结合得更强烈。

说创作

诗意画跟父亲有所不同

    正如王文章副部长所评,傅益瑶的唐人诗意画作“格调清雅,妙境天成”。对于诗意画,傅益瑶有一往情深的热爱,“作为水墨画家,我最喜欢创作的是诗意画。优秀的中国诗词有着一种伟大的美质,那就是永远不失去理想、信念和情操,而只有这样崇高的生命在和自然融为一体时,才会出现意境无穷的诗作”。那么,如何表现这意境?“父亲教我念诗时,总是说念到一定味道才行,这味道两字便是我创作诗意画的出发点”,傅益瑶有如身临其境,“每当我品到一首诗的味道时,诗人似乎就会和我站在同一个环境里,欣赏着同一种风景,发出同样的感叹,我隐约觉得我和诗人重叠起来”。

现场所展的《春夜宴桃李园》是其中尺幅最大的一幅作品,“这是我父亲很喜欢的题材,也是我从小就熟悉的文章”,如何生动描述李白和众兄弟在春夜聚会、饮酒赋诗的情景?傅益瑶调动了自己多年的艺术积累,最后豁然开朗,“将文学、大自然、饮食文化种种打通融汇,上接天下接地,横穿万年、天旋地转………”画的时候她席地而坐,中锋落笔,自己都看不见整体,全凭精神与诗意相接,最后出来的画面,远看结构严谨、气魄摄人,近观则奥境奇僻、引人入胜。

跟父亲傅抱石一样,傅益瑶的画作常用亲自写成的长跋,“大画要有题有跋,把你的内心放在画上,不然自己也不甘心。从前我画画,父亲要求我一定要多读书,‘诗不求你了,古文一定要学’,我大学选课都选的唐宋八大家”。但在具体的艺术表现上,傅益瑶又有意识地区别于父亲。如果说抱石先生的诗意画常常化为集中爆发的视觉形象,那么,她的诗意画则有叙事、有抒情,注重戏剧化的冲突,有音乐一般的旋律感。

溯本源

南京是个丢不开的城市

    虽然是在北京办展,但展出的画作中相当多的内容竟然与南京有关,比如《杜牧泊秦淮诗意》,她描绘了玄武湖边的城墙、烟月笼罩下的紫金山,设想了唐朝时候歌女书生画舫的模样,有戏剧性的故事场面,“这张画很空灵,要捕捉到夜景的感觉,很费思量”。

又如《李白金陵酒肆离别诗意》,画面上杨柳依依,众人惜别的场景中透出离情别绪;又如李白《登金陵凤凰台》、杜牧《江南春诗意》……画中到处可见南京的山山水水。傅益瑶感慨:“南京这个地方是丢不掉的,到处都可以感受到诗意,感受到情义”。她记得,父亲曾多次带她去玄武湖边散步,一边走一边谆谆教诲:“古人也能成为良师……不仅如此,山水自然、天地万物,能启发你、引导你的都是良师”。

    大概也正因为她从未忘记自己的本源吧,她古典高贵的孤姿清神才如此自然。采访的最后,她告诉记者:“现在的时代很浮躁,很多人觉得什么事情都很容易,花钱就能办到。越是这样的时代,大家越需要用心感受自己的生活,需要实在地生活、清净地生活。中国有这么多好的诗词、好的文学,有这么好的绘画、艺术品,大家要珍惜,让这些美好的东西充满我们的心灵”。